Steve,我的好兄弟,久居淡水。跨年連假邀請我和朋友們一起到家裡吃火鍋聊聊。驅車往淡水的路上,看到路邊許多人持著建案招牌站立著,冷列的風呼嘯,依偎沈重板子的身軀微微顫抖。
Steve的家是位於淡大附近約25年的電梯大樓,管理員熱情地招呼我們,一方面遙控將地下室停車場的鐵門向上捲開。搭電梯上了12樓。「叮咚!」門打開,個頭不高的Steve立刻給我們一個溫暖且大力的擁抱。
高聳的高樓大廈,入住的人卻稀少
由於餐敘人數較多,所以我和Steve開車到新市鎮的家樂福採購,其他人則先洗菜備料。路上,問了他這個在地人對於當地房市的看法。豪爽的他笑談「其實,晚上的新市鎮的燈大多數都是暗的。很多投資客買來投資,供給量又這麼大,當然一大票的空屋囉。」
這樣的現象,其實是台灣房市的縮影。台灣,有著嚴重的房產問題。拿內政部的資料「各國國家住宅開工執照指標」來看,便可以知道端倪。
由圖表可看出,各國住宅開工的多寡。平均指數高於130的國家,只有3個,分別是挪威(138)、台灣(132)和美國(132)。其餘的國家,指數大約都落在100左右,顯示房產的穩定。
接者比較台灣、挪威與美國的人口成長率。由圖表中可看出,挪威的人口成長最為亮眼,高達約1.3%。美國居次為0.7%。台灣由於人口老化的關係,成長極低。除了民國101年(2012)受到建國百年結婚潮的因素曾達0.3%外,其餘都在0.2%之譜。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資料,民國150年時,台灣的人口數將從現在2340萬,大減545萬,預計人口將只剩1795萬。人口紅利,也就是15~65歲的勞動人口比率,更是預計今年步入台灣50年來首度反轉,變成人口負債。
也就是說,我們的住宅開工指數,和人口成長率是4.5倍的挪威與2.5倍的美國竟然一樣。這就是弔詭的地方,明明人口成長這麼低,住宅開工的指數卻屢屢創新高。
市場開始反應泡沫疑慮
對照最近公布的第3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可以發現,高房價和高空屋率的確已經開始影響房產的信心。第3季預售市場銷售率創下2008年來次低。全國推案金額約3692億元,但30天銷售率僅剩12.09%,買氣較上季衰退2成。
針對這樣的現象,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表示,2~3年前台灣房市的30天銷售率都是20%起跳,現在銷售率下降,可見未來餘屋量會有龐大壓力。
記得剛從事房仲的時候,去過一棟建案打掃,當時的店長跟我說
「這一棟房子,幾乎都賣掉了,但是你看,我們晚上來,卻沒幾戶入住,你不覺得很諷刺嘛?」
耳邊環繞著新聞台熟悉的語調「今天這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最低溫出現在淡水,只有8.3度。」想起手輕觸冷列的車窗,望者杵著建商立牌的人,有老有少。其中,有一位大約20出頭的青年,望著新成的大廈,我不知道,寒風中,空洞的眼神,是在思索何時能夠買下一個安居的房子,還是思索著一頓的溫飽。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