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洲日報】首相署部長拿督斯里阿都華希指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在2015年增長5至6%,而不是世界銀行所預計的4.7%。
他今日推介由世界銀行發佈的《馬來西亞經濟監測:邁向中產階級社會》報告時,在致辭中表示,世界銀行做出的是保守估計,如果追溯以前的數據,可以發現世界銀行對馬來西亞的經濟預估一向是保守的。
“我們目前仍堅持明年的GDP將有5至6%的增長,但有鑑於當下充滿挑戰性的環境,GDP的增長大概會傾向5%。”
馬減少依賴油氣收入
針對報告指出國際油價下跌對大馬的經濟增長有限制性的影響,阿都華希表示,政府多年來已減少對石油和天然氣收入的依賴,其佔政府總收入已從2009年的40%下降到2013年的31%,並有望在未來數年繼續下移至低於30%。
他說,現今馬來西亞的經濟基礎廣泛,而不僅僅依賴於任何特定領域,例如在今年首9個月,天然氣行業為GDP貢獻8%,製造業及服務業則佔了80%。
“同一時期,原油和凝析油的出口僅佔總出口額的4.5%,2013年,非開採業的資本開支也佔總資本開支的74.4%,因此馬來西亞是在一個更有利的位置應對原油價格下降。”
坦承油價下跌有壓力
不過,他坦承政府也瞭解油價持續下跌會對我國財政目標造成壓力,政府會不斷監測油價的發展和影響,以確保經濟持續保持強勢,以及短期的油價波動不會造成中長期的經濟不穩。
“包容性”列第11大馬計劃主軸之一
助低收入家庭成中產
另一方面,阿都華希也說,在總體水平上,貧困仍然是我國有待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因此政府已經決定將“包容性”(inclusiveness)納入為第11大馬計劃的主軸之一,“該計劃將於明年5月正式提呈國會辯論,包容性發展的基本原則包括優化資源使用、確保社會最低收入的40%家庭和貧困人口獲得特殊援助、個人和企業獲得同樣公平的機會、向公眾透明地傳達政策和程序、推動各行業全面增長,以及確保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力。”
他也說,在我國轉變為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政府正致力於幫助社會最低收入的40%家庭(家庭收入3千579令吉以下)以成為中產階層家庭。
“我們將通過第11大馬計劃的計劃和倡議提昇最低收入的40%家庭的社會經濟地位,使他們最後晉身中產階級。”
不認同黑錢外流嚴重
阿都華希也在推介儀式後,受詢及全球金融誠信組織(GFI)報告指大馬外流黑錢足可供建造38座檳二橋,他表示絕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這份報告沒有解釋真實的情況,馬來西亞是主要的貿易國家,國際公司也很多,在轉移定價(transferpricing)等方面,我國所佔的比例一定很大。”
報告:收入減少出口放緩
油價下跌連環傷害
由世界銀行發佈的《馬來西亞經濟監測:邁向中產階級社會》報告指出,假設2015年每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約75美元,大馬的石油收入預計將下跌約80億令吉。
報告說,在燃油補貼節省100至120億令吉,但石油收入損失80億令吉的情況下,政府依然可以節省20至40億令吉(GDP的0.2%),所以原油價格下跌對國內的財政狀況的淨影響依然是正面的。
“這為政府提供小而重要的緩衝機會,以在2015年達到將赤字目標降至GDP的3%。”
不過,報告認為,如果原油價格持續下滑,而非恢復到每桶75美元,例如下跌至64美元,將導致石油收入進一步下跌45億令吉,抵消了政府取消燃油補貼的好處,並對財政狀況造成負面影響。
事實上,報告已經指出,6月開始下跌的原油價格加劇了出口商品需求降低,尤以中國商品為甚,電器及電子產品的出口增長也屬6個季度中最低點。
“出口增幅預計將在2015年從2014年的5.4%進一步放緩至4.1%,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投資也將減緩。”
消費稅拖低私人消費
由於消費稅將於明年4月落實,報告預計私人消費將放緩,因為消費者需適應更高的物價,信貸也會隨著進一步放緩。
報告指出,我國第3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3.5%,總體而言,本年度的實際GDP增長率預計將達到5.7%。
然而,綜合原油價格下跌、消費稅、燃油補貼取消等種種因素將導致明年的GDP增長跌至2013年的情況,即4.7%,直至2016年才回揚至5.1%。
多數家庭不再是窮人
馬邁向中產階級社會
報告指出,正在轉變為高收入國家的我國,也正在邁向中產階級社會。
報告說,大馬大部份家庭不再是窮人,他們不僅僅滿足於基本需求,也渴望過上中產階級的舒適生活。
這一個群體是68%的土著、28%的華裔和9%的印度人,相等於76%的城市居民,83%的半島居民,及57%的小家庭(少於4名家庭人口)。他們的收入介於2千120令吉至5千900令吉。
族群收入差異減至3.6%
報告認為,為了加快大馬轉變為中產階級社會,大馬應考慮優先拉近這一個群體與中產階級在大專教育成就上的差距、為在職人士提供大專技能培訓、建立社會保險機制、更高水平的社會財富轉移,以及採取更多累進稅制政策。
報告也指出,大馬的“堅尼係數”
(判斷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標)從1976年的55.7%進步至2014年42.1%,相比族群之間的收入差異已經減少至3.6%,各自族群社會中的不平等反而高至96.4%。
因此,報告認為,政府減少社會收入不平等的努力,應集中於所有社會群體。
留言列表